1月28日至29日,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在贵阳召开,会议颁发了2009年度贵州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,我校党委宣传部申报的《以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为平台强势宣传推介贵州》方案被评为二等奖。此次共评出工作创新类一等方案1个、二等方案2个、优秀方案12个,评出创意方案类最佳方案2个、优秀方案11个。黔东南州委申报的《以侗族大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》被评为一等奖,我校党委宣传部申报的《以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为平台强势宣传推介贵州》和贵州电视台新闻中心申报的《百集系列报道〈多彩贵州江河行〉》被评为二等奖,贵州电视台《论道》等方案获优秀奖。
着眼大局立足贵州,精心组织宣传报道和展示推介
2008年7月、2009年8月,贵州大学先后牵头承办首届、第二届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。学校充分利用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这一大型国际活动平台,着眼大局,立足贵州,精心组织宣传报道和展示推介。
为加强组织领导工作,学校成立了活动宣传工作领导小组,形成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活动宣传工作的“中场发动机”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党委宣传部。省委常委、校党委书记龙超云亲自审定宣传工作方案,提出要求,明确任务,明晰导向,形成承办方与媒体联动,确保高质量完成活动宣传报道任务。
为确保宣传工作的质量和实效,确保宣传报道符合外宣要求,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国家外交方针和对外宣传原则,坚持“预告”制,活动之前,首先将东盟十国国情和礼仪禁忌向媒体进行预告。活动期间,每天提前以短信、E-mail等形式,将第二天的活动议程、报道安排、报道重点、注意事项等告知媒体,以确保采访活动准时、有序开展。活动基本结束,及时将活动整体成果传发各媒体,为进行综述提供翔实资料。
“交流周”期间,宣传工作组第一时间收集当天的媒体报道,每天编制一期简报。简报及时分送有关领导、中外来宾;整个活动结束后,收集编制《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媒体报道集》,送相关领导,邮寄到外交部、教育部和国内外各参会单位。并坚持每届活动结束后,组织召开宣传工作表彰会,对优秀宣传策划、优秀新闻作品等进行表彰,并与媒体座谈交流,总结经验,查找不足,超前规划下一届“交流周”宣传报道工作。
为发挥不同类型媒体的报道优势,更好地报道“交流周”活动,更好地宣传贵州,学校从广播、电视、报刊、网络几大类别中精心选择了中央级、省级、市级媒体,选择党报(刊)、行业报、专业报(刊)、晚报等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型的媒体,中央电视台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、中国教育报、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直接从北京邀请,实现了宣传报道工作的多层次、全方位、立体化。
首届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期间,百余家媒体作了700多次报道。第二届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,各媒体进一步发挥积极主动性,充分结合自己的特色和优势,报纸、电视、广播与网络四大媒体联动,动态新闻、人物专访、新闻综述、评论文章等报道形式多样,各展千秋,竞现异彩,达到了多层次、立体化的宣传效果。
据不完全统计,中央电视台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香港《文汇报》、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、泰国《东盟经济时报》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、新华网、人民网等百余家媒体作了1000多次报道。其中,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、人民日报海外版分别以《第二届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今天在贵阳举行》、《东盟来华留学生超过3万人》为题报道。新华网开辟“第二届‘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’专题”, 新华社记者采写的20多篇稿件被数十家媒体采用或转载。《贵州日报》等省内报刊推出20余个专版,贵州电视台、贵州人民广播电台、金黔在线等媒体也纷纷开辟交流周专题、专栏。中国—东盟教育信息网成为教育信息窗口和交流合作平台,点击率45万余人次,最高日访问人数9336次。从全球四大搜索引擎进行搜索,谷歌(Google)、搜狗(Sogou)、百度(Baidu)、必应(Bing)搜索“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”分别获得79800、25589、18200、72800条结果,谷歌(Google)、搜狗(Sogou)英文搜索China-ASEAN Educantion Cooperation Week分别获得 41600、3441条结果。
《我们交流的不只是语言 文化上的交流更为重要》、《孔子学院搭起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桥梁》、《东盟国家与中国的教育交流合作日趋“升温”》、《学汉语 过“老挝春节”》、《抱希望而来带成果而回》、《这个平台很好 明年再来》、《贵州高校搭上“国际快车”》……一篇篇鲜活的报道、一幅幅生动的图片、一组组感人的镜头,将交流周活动和贵州省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建设的新进展、新成就全方位、多层次、立体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,打开了贵州省对外宣传的一个新窗口。外交部副部长郝平评价说:“去年首届交流周的成功举办和今年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,使得‘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’和‘贵州大学’这两个名称均产生了明显的品牌效应……要努力将交流周积极打造成一个像‘博鳌论坛’、‘达沃斯论坛’一样的品牌”。
打造文化传播新名片,卓有成效宣传贵州绿色文明
活动期间,各家媒体利用大量篇幅报道东盟国家的历史、文化及中国—东盟的文化交流状况,有效地开展跨文化传播。
作为东道主,贵州大学在活动安排中始终突出“中国风”和“贵州元素”。在开幕式上特意安排获中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的侗族大歌“蝉之声”组合,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“荷花奖”金奖的“水姑娘”、参加北京奥运会演出的“铜鼓舞”等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演出;并组织了洋溢着浓郁贵州民族气息的文艺晚会,组织与会师生和政府官员共200多人参加了“青少年夏令营”和“青少年艺术节”;向客人传授太极拳、飞镖、舞龙等中国功夫,讲授殷墟甲骨等中华文化;组织客人参观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,前往安顺考察蜡染、苗族银饰、苗族刺绣等少数民族民间工艺,饱览黄果树自然风光,到凯里苗寨看斗牛、民族歌舞,游览青岩古镇……这些活动使参加“交流周”活动的国内外人士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感受了贵州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特色的绿色文明。
与会东盟国家的客人如同“文化使者”,回到本国后积极传播中华文化、贵州民族文化和贵州绿色文明,学习汉语、交流汉文化、研究贵州民族文化成为东盟各国时尚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亚伊说:“贵州这个地方太美丽了!我希望可以在这美丽的地方多呆几天!”马来亚大学校长Mansor MdIsa说,“除了语言的交流,我们更盼望文化上的交流。”印度尼西亚大学校长Gumilar Rusliwa Somantri说:“高等院校有责任成为文化的传播纽带。这次回国后,我希望将建设孔子学院的计划尽快落实。”马来西亚佳欣国际教育企业管理顾问集团副总裁Johnny.Sc.Chai说:“开幕式上的民族表演让人非常震撼,要多推广,多交流,将美妙的民族艺术推向世界。”河内国家大学武琉璃同学说,“中国—东盟青少年艺术节为东盟学子创建了一个平台,我们可以交流汉语学习心得,交流彼此国家的文化。”
如今,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活动已经成为贵州省走向全国、走向东南亚、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,成为有效宣传贵州绿色文明的平台。很多东盟文化教育界人士一提起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就会想到贵州,一谈到贵州的发展也会情不自禁地说到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。
搭建对话交流平台,推进中国—东盟高等教育合作
首届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活动期间,21所东盟大学和16所国内大学达成了50多份合作协议,7个东盟国家的33所学校和18所国内学校参加“文化教育展”,12家国内著名教学仪器生产企业参加“教学资源展”。
首届交流周成功举办后的一年里,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合作步入“快车道”:中国与东盟国家分别签署了《中柬教育合作协议》、《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协议》、《中越学位学历互认协议》、《中泰教育合作协议》;目前,东盟国家来华学生有3.47万人,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已达到6.85万人。一年里,贵州各高校也展开了与东盟国家高校的合作:贵州大学启动了为老挝国立大学培养学生的项目;与泰国苏兰拉里理工大学、暹罗大学、博仁大学合作,贵大已有近20名教师在苏兰拉里理工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;与菲律宾安吉尔斯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;与越南军事外国语大学、印尼总统大学、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加强人才培养合作。仅2008年、2009年,贵大共招收来自东盟国家的45名政府奖学金生到校攻读学位。贵州民族学院与菲律宾圣语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书。贵州财经学院2009年接收了泰国苏兰拉里大学的6名交换留学生,同时选派5名学生到苏兰拉里大学学习。贵阳医学院与菲律宾的安吉尔斯大学、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大学、泰国马西隆大学以及印尼两所大学进行了合作交流。
第二届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活动期间,15所东盟大学和26所中国大学签署了80份合作协议,有超过半数的是贵州省内各高校与东盟高校之间签定的,如贵州大学分别与文莱大学、菲律宾雅典耀马尼拉大学、马来亚电子工程学院、印尼卡渣玛达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协议;印尼雅加达国立大学也分别同贵州财经学院、遵义医学院、六盘水师范学院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等贵州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。
如今,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已成为展示中国良好形象、扩大中华文化传播成果、有效宣传贵州省、贵州文化教育建设发展和促进中国—东盟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有效载体,成为我省的外宣知名品牌、文化“无形资产”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只要继续深入挖掘好这个活动载体,持之以恒地打造好“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”外宣品牌,就一定能够更加充分展现贵州开放的胸襟、发展的风采与日益强劲的实力,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、贵州民族文化、贵州绿色文明的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,不断增强中国-东盟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,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,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(作者:朱洪波 詹凤合 杨 波)